卢志文:理想课堂的14个必要认知丨头条
身为教师,总会自问或被问的问题是:你的课堂设计专业吗?
然而课堂的专业表现在哪里?如何抵达?什么课堂才是专业的课堂?不同的人回答见仁见智。
要厘清这些问题,只有回到其背后的教育底层逻辑。今天,卢志文校长就关于什么是理想的课堂,为教育人作了条分缕析的梳理,我们一起来看。
教学需要模式吗?这与“教无定法”是否矛盾?
卢志文:需要。学过化学的人都知道“结构决定性质,性质决定功用”,这里“模式”就是结构,其作用在于“保底”。
课堂教学的效果常受制于教师的个体因素,教师学识水平的高低、专业技能的强弱、经验积累的丰欠,以及备课的充分与仓促、现场的掌控与把握、练习的频率与难度,甚至情绪的饱满与低落、态度的严厉与温和,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。而通过结构,就可以对复杂的课堂变量进行适度控制,保证基本质量稳定实现。
“教无定法”,完整表述应该是“教学有法,但无定法,重在得法,贵创新法”。单独抽取出这一句有很强的误导性。从“无法”到“有法”,再到“无定法”,是一个漫长的境界提升的过程。“无定法”,不是“没有法”,更不是“不用法”,而是“不拘成法”,可以“灵活地选用不同的教法”。这才是“教无定法”的真正含义。
这样看来,这两者并无矛盾。
“无定法”是以“有法”作基础的。这个“法”,是已经被无数实践证明了的、有效的、正确的方式方法。这些方式方法或者其组合,标志了事物之间隐藏的规律关系,被结构化,并且稳定下来,就是“模式”。
课堂模式,便是课堂教学中那些稳定的、被结构化了的教学方法的组合。任何模式,都有特定的使用场合和条件,从来就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模式。这和“教无定法”的含义是一致的。教无定法,并非教学无法、教无定法。
两者如何统一?“课有定则”——底线有保障;“教无定法”——提高无止境。
课堂教学到底是技术,还是艺术?
卢志文:这个问题探讨的是教学属性是科学还是艺术。我认为课堂教学既是技术,也是艺术。或者说首先是技术,终究是艺术。课堂教学从技术开始,走向艺术境界,以技术做基础,以艺术为巅峰。
科学和艺术都是人类活动的成果,是人类认知世界的结晶,是人类知识链条上的不同环节。它们分别代表着两极——
科学,运用逻辑思维,彰显理性的力量,有规定的程序可以遵循,能够重复,可以积累性超越,是一种逻辑性创造;
艺术,运用形象思维,展现感性的魅力,无规定的程序可以遵循,不能重复,难以积累性超越,是一种灵感性创造。
教育是科学,教学有技术,但同时还都有艺术的属性。正因为如此,教学的真谛才显得高深莫测,难以捉摸。
为便于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,我在“科学”和“艺术”之间加入这几个词:技术、技能和技艺。给这几个词语排个队,如下:
技术,是以科学为基础的方法。技能,是以技术为基础的能力;技艺,是以技术为基础的艺术。明白这些定位,我们可以更好把握教学的属性。
由于教学的复杂性和研究教学的深度不够,人们更容易把教学当成一门艺术。这使得教学过程中的许多科学成分、技术成分被遮蔽。以艺术为借口,我们掩盖了自己太多的“无知”和“无所作为”。
真正理想的课堂,应该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。
教学有规律可循。科学的教学思想,系统的学科知识,循序渐进的教学进程,普遍的认知规律,共同的心理基础,序列化的智力培养和智能训练,教学中的这些不变量,奠定了教学的科学基础。
教学有一定的主观性,有鲜明的审美性,有相对的不平衡性,教学方法的选用具有灵活性……教学中的诸多变量,决定了教学的艺术特质。而这些艺术性,又都是以科学为基础的。
很多人觉得“于无序之中见有序,于有序之中显自由”,这才是教学的理想境界。必须承认,这个结论虽然正确但无用,人们知道但做不到。
我给出的路径是,一切从科学出发,一步一个台阶地向纵深走去,原来艺术在科学的极处!现在,我们最缺的恰恰是科学的态度。
“理想课堂”应该是怎样的课堂?“理想课堂”与“高效课堂”的关系?
卢志文:我理解的理想课堂应当有如下特征:充满人文情怀,闪耀智慧光芒,洋溢成长气息。
《学记》有言“道而弗牵,强而弗抑,开而弗达”。我以为此乃理想课堂的不二标准。教导孩子但不要牵着孩子的鼻子走;给孩子规范但不要压抑孩子的个性;启发孩子思考而不是把结论直接告诉孩子。
理想课堂应该是预设和生成的统一,是内容和方法的统一,是主导和主体的统一,是开与达的统一,是严与爱的统一,是导与牵的统一。
“新教育实验”提出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:落实有效教学框架;发掘知识的伟大魅力;实现知识、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。
朱永新先生提出理想课堂六度——参与度、亲合度、自由度、整合度、练习度和延展度,可以作为评判课堂的具体指标。
至于“高效课堂”,我以为高效的“效”,首先是“效果”,其次是“效率”,根本上指的是“效益”。
高效课堂要关注两个度:精力流失度和目标达成度。精力流失度考察效率,目标达成度考察方向和程度,即效度。
高效只是理想课堂的价值取向之一。高效课堂不一定是理想课堂,但,理想课堂一定是高效课堂。
理想课堂的“结构保底”,如何与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相切合?
卢志文:我们认为“学习能力”“表达能力”“合作交往能力”和“自主发展能力”是孩子素质最重要的方面。
第一,学习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个体素质。《学习的革命》上有这样一句话:你比你的竞争对手学得快的能力,也许是你能保持的唯一竞争优势。但,不同的教师个体和学校,对培养孩子学习能力在认识上有差异。
第二,表达能力。应试教育体系下,孩子的书面表达普遍得到重视,但是语言表达却不是每一位老师、每一位校长、每一所学校都重视的。让所有的孩子会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用得体的语言去做恰当的表达,这样的素质才是我们需要的。
第三,合作交往能力。理想课堂通过小组合作,打通孩子间多元联系的渠道。在小组中,一定会遇到合作与竞争,遇到民主与法制,遇到抗争与妥协。这构成了一种课堂生态,跟我们社会生活的生态其实是一样的。
第四,自主发展能力。新的课堂结构体系,强调孩子的自主性:自主规划、自主反思、自主矫正、自主提升。自主发展的能力是孩子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方面。
理想课堂的打造,是一种纲举目张的过程。它解决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冲突,解决了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的冲突,解决了个体发展与群体发展的冲突,解决了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冲突,也解决了优秀教师不足,教师专业化水平制约学校发展的现实困境。
理想课堂的“有效教学框架”,有怎样的结构?
卢志文:长期以来,人们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一刻也没停止过。杜威有“五步设计教学法”,赫尔巴特有“四段教学法”,魏书生有“六步教学法”, 夏洛特·丹尼尔森提出“教学框架”,洋思有“先学后教”,杜郎口有“课堂展示”……这些都是人们对教学模式探索的丰硕成果。
然而,必须承认,在这一进程中,人们也不自觉地进入另一个悖论。当层出不穷的各种教学法、课堂模式,多到泛滥成灾的时候,人们实际上又走回到了老路上。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模式和教法,实际上仍然是高度个性化的、零散的教学经验的杂陈,只不过换了一个包装而已。
因此我们需要一个课堂基本结构模型。这样,演绎课堂、描述课堂、反思课堂、交流课堂有一个基本的话语平台。
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包括三个板块八个环节:
A1教师编制学案(教师课前编制学生自学导航地图——学案)
A2学生课前自学(学生课前在导航地图引导下的定向自学——完成学案)
B1课上目标重温(知识与技能、过程与方法、情感与价值三维目标指引下的三类学习目标的明示重温)
B2组内互查互助(小组单位,组内互检、对学、研讨、互助)
B3分工群学探究(随机分工,均等机会,群学攻关,合作探究)
B4小组当堂展示(小组代表,面向全班,讲解展示,学生有效互动,教师高效点拨)
C1反馈小结升华(精短练习反馈,总结点评,画龙点睛)
C2课后自学指导(延伸课后,形成循环)
ABC分别对应“课前”“课中”“课末”三个板块。课前2个环节,课中4个环节,课末2个环节,共8个基本环节。
这个基本的教学框架,表面上看也许平淡之极,没有什么独特之处,然而,大道行简,教与学的核心原理和关键技术,已融入其中。
从学生角度看,框架规定了学习者在其中的活动主轴:自学—交流—展示。这不是简单的“先学后教”而是学生课前独立自学,课上同伴互助,研讨交流,再展示应用,讲解示范,是一个完整的“学习、研讨、应用”的过程。
从教师角度看,理想课堂的有效教学框架,设定了教师的工作中心是围绕“学”,教师要从研究如何做演员变为研究怎样做导演。
从时空角度看,有效教学框架把“课前—课上—课后”,亦即“课内”“课外”整体设计,形成循环。将课堂变成孩子学习生活整体中的一部分。这是课堂的延伸,也是生活的拓展。课堂即生活,生活即课堂。新教育的核心追求是“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”。幸福完整的“教育生活”,自然无分课堂内外。
从组织形态看,这个教学框架,设定并发挥了“小组”的关键作用。让教室里师生之间“一对多”的单一形态,变得异常丰富:一对多,多对多,一对一,多对一。这种个体与群体、群体与群体、个体与个体、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多维互动,所演绎的复杂关系,使“课堂生态”与“社会生态”高度切合。为孩子更好的“社会化”,提供了绝好的机会。
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中的关键环节,您认为有哪些?
卢志文:教学目标的界定、导学案的编制、学习小组的建构、课堂现场组织、学生分组展示,教师点拨与评价等无疑是其中的关键环节。
而导学案的编制、课堂现场组织、教师点拨与评价,则是这些关键环节中最为重要的。其中,教学目标的设定,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。
如何设定一堂课的教学目标?
卢志文:一堂课确立怎样的教学目标,是非常复杂的教学问题。虽然,教育目的只能涌现、形成于教学过程之中,但是,就具体一堂课而言,教学目标是应该、也能够、且必须获得清晰界定的。
首先在对目标内涵的理解上我们要突破传统思维的羁绊:
“知识”,视域要拓展,要突破客观认识论的知识观,尊重公共知识与个性知识、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、确定性知识与不确定性知识各自的价值与意义。
“技能”,不能仅限于认知,还应包括表达交流、问题解决、信息处理、实验实践、创新创造、终生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等。
“过程”是指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,在体验、活动、探究中进行学习;
“方法”是掌握各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式与策略,学会学习,学会反思,学会创造,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有效监控。
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是独立的,但不是割裂的。它们互相促进,有机统一,是一个完整的人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素质建构的三个侧面。
因此,落实三维目标,决不意味着对学科知识与技能教学的弱化,而是体现了对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深度理解、多维体认和融合贯通。
“过程与方法”可以作为“知识与技能”生成的导控保障系统;
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”可以作为“知识与技能”学习的动力支持系统;
“知识与技能”“过程与方法”也可以作为实现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”培育的凭借与途径,作为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”养成的方法与手段;
“知识与技能”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”也可以作为一种教学资源服务于“过程”的体验与反思,服务于“方法”的习得与训练。
三维目标之间既各有侧重、各有向度,又相互凭借、相互促进,并且互为目的、互为前提。
任何学科的教学目标都有长期、中期和短期之分,三个层级构成了学科教学的目标体系。
教学中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,要以“知识、技能”为主线,渗透“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”,并充分地体现在“过程、方法”之中;把笼统、抽象、宽泛的课程目标转化为清晰、具体、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,需要对三维目标进行“细化”、“分解”和“统合”;要理清三维目标在学科中的逻辑层次和相互关系,把握其纵向开掘的深度和横向拓展的广度,实现三维目标的具体化、系统化、问题化、情境化和操作化。
如何对三维目标进行“细化”“分解”“统合”,形成每堂课具体的教学目标?
卢志文:具体到每一堂课,教学目标显然不可能脱离教学内容而存在。简单照搬三维目标的表述,给每一个具体课堂设定教学目标,显然也是行不通的。
这方面,理想课堂从“构建有效教学框架”角度有三个具体的建议——
1. 用“学习目标”代替“教学目标”
在理想课堂“有效教学框架”中,有“课上目标重温”环节。因为,在导学案中已经设有“学习目标”栏目,学生按导学案提供的自学路线图,完成课前自学,是在“学习目标”指引下进行的,课上,教师再一次“明示目标”,对学生而言,显然是一种“重温”。不过这种“重温”,非常有必要,它进一步突出和强调了目标的导向作用。
“教学目标”是站在教师角度的表述,“学习目标”则完全是从学生视角出发的,虽一字之差,意义不同。
2. 对“学习目标”进行分类
我们把“学习目标”分成三类:
A类目标:基础性、阶梯性目标;
B类目标:核心目标、重点目标;
C类目标:附着性、延伸性目标。
显然,这里的三类目标和三维目标并不是一回事。
3. 将三维目标具体化、问题化、情境化和操作化
我们将学习目标分为三类:
A类目标:基础性、阶梯性目标。这是指那些为核心目标搭设阶梯的知识与技能,包括那些为达成核心目标必须要解决的障碍性知识与技能。这类学习目标的达成,具有必要性,但并不一定要耗时很多。
B类目标:核心目标、重点目标。这是指围绕学科重点、教材重点、单元重点,课文重点,具体到本节课,学生要重点学习的内容。一般为单元所规定的重点知识与技能,为解决某类问题而开发的方法和必要的过程体验。这类目标的达成,必须有充分的时间保障。
C类目标:附着性、延伸性目标。情感态度价值观,多属此类目标。达成目标并不需要消耗大量时间,关键在于“附着”“延伸”的合理、得体、巧妙和无痕,不生硬,不牵强,不游离。
很显然,三维目标,是维度上的分类,强调了目标的整体性和统一性;而三类目标,则是层次上的分类强调了目标的层次性和独特性,是为了便于具体落实而对目标的分解和细化,并从教师“教”的角度,转换为学生“学”的角度。两者,并没有优劣对错之分,只是服务于不同的需要。
这也是为了让教师更清晰地把握课堂教学的方向与任务,不笼而统之地将宽泛的“教育目的”,简单沿袭搬用作具体的“学习目标”,或者,直接把所要考试的内容指定为“学习目标”,使教学在理想课堂的幌子下,重新走回应试教育的老路。
什么是导学案?和过去的教案是什么关系?
卢志文:显然,导学案由教师编制,其使用对象却是学生,这和过去的教案不同。教案,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案,是教师编制的供自己使用的课堂教学路线图。
导学案,则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方案,是教师编制的供学生使用的导学路线图。两者的视角不同:教案,以教师的“教”为出发点,导学案则以学生的“学”为出发点。
实践中,我们探索使用的“导学案”,实际上是一种集“学案”“导案”“测案”和“教案”四案一体的综合教学方案。
“学案”:核心词是“学”,解决学生自觉认知和构架知识的问题。
“导案”:核心词是“习”,解决学生自主训练和建构技能的问题。
“测案”:核心词是“用”,解决学生自发成长和开发情智的问题。
“教案”:这里的学案、导案和测案,合起来本质上就是一种“教案”。因为,它们都是教师编制的,目的也都是为了完成教学过程和实现教学目标。
为了和传统意义上的教案相区别,也为了更直观形象地表达其中的视角变化和实际内涵,我们宁愿用“导学案”去给这个“四案一体”的综合教学方案命名。
“导学案”代替“教案”,彻底改变了“教师讲课是为了被动完成任务”的状况,真正实现以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建构,以学生的智能和情能发展为中心,去进行主动性、针对性、高效率的教学、辅导和开发。
这从根本上扭转了教学、学习、作业、测验等的被动性,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觉学习(知识)、自主训练(技能)、自发成长(情智),真正变“被动”为“主动”。
做到这一点,也从根本上解决了教师教、学生学的动力机制。“教”与“学”的效率、效果以及可持续性,均得到根本保证,并产生令人惊叹的倍增效应。
以“导学案”为抓手的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构建,其实质是——
为学生搭建集学案、导案、测案于一体的自主学习平台和载体,让学生学会主动利用目标制导、课本、同学、老师、网络等资源,进行自觉、自主、自发地交流、探究、学习、训练和成长;
变文本式学习和教学为文本为底、应用为助、探究为本的学习和教学;
变“计划分配式的供货站”为“自主选择式的超市”,使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;
使教、学、训练和开发实现一体化、通用化、程序化,变得可见、可检、可控,教学成果的分享、传播和推广,也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;
可以更好地发挥集群、集智、积累效应,骨干教师作用得到充分发挥,集体教研力量得以充分彰显,年段累积效应更加突出。
从课堂视角说,您认为好教师的标准是什么?
卢志文:从古至今,不同时期不同的人心目中好教师的标准并不相同。不过,无论差异有多大,其中总有一些基本标准是恒常不变的:师爱、负责、专业、智慧……
好教师应该具备“四真”:真情实感,真抓实干,真才实学,真知灼见;
好教师,在内容上,目标定位精准;在时间上,机会把握精明;在位置上,结构安排精巧;在方法上,手段选择精致;在感受上,配合对位精确;
好教师还体现在“抓住麻筋”,“捏得要害”,“恰到好处”。既有准度,又有速度、力度。
好教师应能够着眼于诱导,变“苦学”为“乐学”;着力于引导,变“死学”为“活学”;着重于疏导,变“难学”为“易学”;着手于指导,变“学会”为“会学”。
惟其如此,学生才能从“要我学”,变成“我要学”;由“被动学”,变成“主动学”;由“痛苦学”,变成“快乐学”;由“孤独学”,变成“合作学”;由“单一学”,变成“全面学”。
惟其如此,教师才能真正由主演变导演,由经验变科研,由现成变生成,由师长变学长,由教者变学者,由知识贩子回归知识分子。
值得一提的是,人们曾经做过关于“优秀教师的个性品质”的广泛调查,以下9条作为优秀教师最重要的个性品质,被广泛认同。它们是——
热忱关怀;真诚坦率;胸怀宽广;作风民主;客观公正;自信自强;耐心自制;坚韧果断;热爱教育。
教师如何转换自己的角色定位,并重组自己的素质结构?
卢志文:时代的发展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,教师必须适应角色的转换并重组自己的素质结构。
教师角色的这种转变,并不虚空,清晰可感——
由“权威”向“平等”转变,变“评判”为“评议”;
由“指导者”向“促进者”转变,变“给压力”为“给动力” ;
由“导师”向“学友”转变,教师不可能成为永远的“先知者”,很多时候需要和孩子一道学习,成为共同的“求知者”;
由“工程师”向“教练”转变,教师是学生“心智的激励唤醒者”而不是“灵魂的预设者” ,教育的过程,是开发、唤醒、激励的过程,而不是按预设图纸机械加工的过程;
由“知者”向“识者”转变,“识”比“知”更重要,“智慧”比“知识”更重要,知识之外的能力、思维、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被重视的程度,是前所未有的;
由“背桶人”向“挖井人”转变,教学过程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、转移的过程,而是共同探索和发现的过程,教师不是背桶人,学生也不是敞口杯,他们都是掘井者;
由“挑战者”向“应战者”转变,教师作为孩子唯一知识源的地位一去不复返,孩子们的知识源非常丰富,教师面对来自学生的挑战急剧增加。
教师角色转换的背后,是其素质结构的重新构建。除传统的要求之外,教师的学习能力、管理能力、协调沟通能力、信息搜索加工能力、创新能力、判别能力、课程开发能力等变得更加重要,此外,大爱情怀、全球视野、民主法制意识、对个体权利的尊重等,都对教师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。这是时代赋予的使命,任何人都无法逾越。
理想课堂需要建立怎样的学生观?
卢志文:“自主”是最高境界的尊重;“自学”是最高境界的教学;“自律”是最高境界的德育;“自治”是最高境界的管理。
自主,就是让学生既要做自己的主人,更要做班级的主人、学校的主人;自主,就是让学生既要做学习的主人,更要做课堂的主人、活动的主人。
“自学”是体验最深刻的学习方式,是策略最精准的学习选择。
“自律,”理想课堂是一场“围绕学生、服务学生、激发学生、在于学生、通过学生、取决学生”的改革。它的出发点是“信任学生”。我们的学生可以在这样的课堂中——提升成绩的同时提高能力,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发展,赢得尊重的同时拥有尊严。
“自治”,学习的主体永远是学生自己,学习永远是学生自己的事,学生永远是自己在学,他才是学习的主人;学生永远是自己教自己,他才是自己的老师;学习必须经由自己才能完成,他才是学习的通道、途径和载体。
理想课堂应该建立一种怎样的师生关系?
卢志文: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是二元对立的简单线性关系。理想课堂中的师生关系,较之传统课堂,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:
传统课堂中,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相对固定的,老师就是老师、学生就是学生,信息基本上是单向传递;理想课堂中的教师,既是老师也是学生,理想课堂中的学生,则既是学生也是老师。
他们的角色可根据需要不断转换,信息是多元多向传递的,教学影响也是多元多重的——从“官教兵”到“兵教兵”“兵练兵”;再到“兵带兵”“兵管兵”;再到“兵促兵”、“兵强兵”;最终到“兵教官”“官教官”(教师在学生触发下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),真正实现“教学相长”。
传统课堂中,教师和教材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源;理想课堂中,知识源变得非常丰富,除教师和教材外,每一位同学也都成了其他同学的知识源。
传统课堂中,教师依“教案”组织教学;理想课堂中,没有“教案”,只有“学案”,师生围绕“学案”共同探究问题。理想课堂告诉我们,最好的“教案”就是“学案”。
传统课堂中,教师抱着学生走,或者牵着学生走;理想课堂中,教师激发学生自己走,或者相互搀扶着一起走。
传统课堂中,教师是“背桶人”,学生是“敞口杯”;理想课堂中,师生都是“挖井人”。
传统课堂中,信息传递的方式,是“一对多”;理想课堂中,信息传递方式多元,既有“一对多”,也有“多对一”,更有“一对一”“多对多”。
理想课堂应秉持怎样的教育质量观?
卢志文:鲁洁曾说过:“本真的教育是一种既教人怎样生存,又导人以为何而生存的教育”。理想课堂,秉持全面、和谐、可持续的教育质量观,至少应该包含三重含义:学习性质量、发展性质量和生命性质量。
学习性质量——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,这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效的指标,是考试可以全面测量的;
发展性质量——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,这是衡量学生发展能力的指标,是考试难以全面测量的;
生命性质量——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,这是衡量学生生命状态的指标,是考试根本无法测量的。
值得指出的是,这种奠基,具有当下和未来的统一性。孩子今天的“学习”“发展”和“幸福”,是未来“学习”“发展”“幸福”的基础和前提。教育不是“准备生活”,教育就是“生活”本身。
坚实的基础知识、熟练的基本技能、饱满的求知热情、良好的学习习惯、科学的思维品质、雄厚的发展潜力、强大的生存能力、健康的生活态度、健全的体魄人格……不可能每个孩子都面面俱到,但对于任何一个真实的生命,又有哪一项是可以放弃不要的呢?
每一位学生不求一样的发展,但都要发展;每一位学生不求同步的提高,但都要提高;每一位学生不必相同的规格,但都要合格。我想这应该是教育质量最基本的底线。
作者 | 卢志文(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)
责编 | 田佩
2594889720@qq.com